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年家”款瓷壶:商家营销的雏形

0

时间:2021-11-22 09:47:39 来源:学习强国

高9.3厘米、腹径6.3厘米 现藏于长沙博物馆

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于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叶,盛于晚唐,衰落于五代。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创举。在这些诗文题记中,常见的是诗词和谚语,此外,还有少部分具有商业广告性质的文字。

这些写有商业广告文字的器形主要有壶、碟、碗、印模及擂具等,文字内容不尽相同,其中以作坊名广告居多。

“物勒工名”起初是古代官府作坊的重要管理手段,规定工匠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产品上,以便工匠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负责。《吕氏春秋》对此作了明确阐述。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唐律疏议》中明文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而在商品上刻上作坊主的姓氏,则有对产品质量负责的意味,旨在宣传本作坊,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长沙窑瓷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勒工匠姓氏,以与其他作坊相区别。长沙博物馆收藏的长沙窑瓷中有数件瓷器上刻写有作坊主姓氏的文字,如青釉褐彩溜肩执壶,腹部以浓墨重彩书写“年家”二字,可证明此壶为年家作坊所制。

除此之外,长沙博物馆还收藏着刻有作坊主姓氏的印模和擂具,比如“成”字款印模、“刘”字款印模、“郭”字样擂具及“杨”字款擂具等。诸如此类的商家号或作坊号,实际上都是为其产品所作的广告。这也表明长沙窑各作坊虽有竞争,但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是以作坊的信誉和产品的质量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只刻写工匠及作坊主姓氏,不书名字,说明只是为了区分同一窑场中不同作坊的产品;说明作坊之间的竞争只是在窑场内部进行,不存在与其他窑场的竞争,每个窑场都有相对固定的客户,如何争夺这些客户,作坊之间便展开了较为激烈的竞争。

长沙窑瓷上或书或刻写作坊名,这作为商业广告营销手段有其深刻的原因。当时,长沙窑作坊主主要面临的竞争是双重的:一是来自外部的竞争,即长沙窑与其他名窑的竞争,首先面临的是邻近的岳州窑的竞争。作为新兴的窑场,长沙窑在与其他窑场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唐后期商品经济最为繁荣的都市——扬州,是长沙窑产品的集散地,也是全国各大名窑产品的集散地。长沙窑产品要在扬州集散,必受到越窑、洪州窑、寿州窑、邢窑等老牌名窑的夹击。在这种形势下,长沙窑欲求得生存,自然要在产品制作上另辟蹊径,并在营销策略上下功夫。二是来自窑区内各个作坊之间的竞争。由于长沙窑各个作坊之间产品的造型和装饰手法存在着较多相同之处,为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需要广而告之。

微信 微博 抖音 APP
珠宝国检
中国珠宝行业网
珠宝国检
珠宝国检
珠宝国检(APP)

版权所有©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京ICP备202404758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