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在谋一域中谋全局
——《瞭望》报道中的习近平闽浙治理实践
◇文海拾珠,回望《瞭望》过往40年报道,生动见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丰富、成熟过程
◇2000~2002年连续三年,读者都能在《瞭望》上看到习近平的署名文章或专访报道。耐人寻味的是,三篇稿件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投洽会
◇“习近平同志的这种跳出区域看区域,主动接轨、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定位,是很难能可贵的。”
◇从“美丽浙江”到“美丽中国”,从“法治浙江”到“法治中国”,从“平安浙江”到“平安中国”,从“海洋强省”到“海洋强国”……从浙江到中央,一系列战略布局、重大改革发展举措及创新实践理念前后对应、一脉相承
在谋一域中谋全局
——《瞭望》报道中的习近平闽浙治理实践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琳 陈燕 商意盈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科学理论的形成与创新,往往源于一定的思想基础,萌发于具体实践,经历实践检验,不断增强时代性,走向丰富发展,进而成熟为一整套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如此。
新华社主管主办、创刊于1981年4月的《瞭望》,从1993年至2004年,曾先后10次专访习近平同志或刊发他的署名文章,时间跨越他在福建、浙江工作期间,生动见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丰富、成熟过程。
点击查看视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4/19/c_1127348911.htm
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是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直接体现,连结着党和群众的深厚感情,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得失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的八项规定,将“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
坚持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更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鲜明特点。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习近平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堪称典范,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这是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基层调研中常常说起的一句话。
时任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的费强,曾多次随习近平参加基层调研。2003年3月17日第11期、2004年4月12日第15期《瞭望》先后刊发了费强采写的深度报道《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纪实》《从“调研开局”到“调研开路”——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求真务实纪实》。文章记录了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以特色鲜明的基层调研迅速打开工作局面的生动过程。
超常规、高强度调研快速抓住主要矛盾。
476,这是习近平2003年活动情况统计表中的活动次数总和。
《从“调研开局”到“调研开路”——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求真务实纪实》一文中列举的上述统计表,密密麻麻记录着习近平一年中的调研、考察、访问、会议、会见等活动,一年法定的260多个工作日无论如何也安排不下,大量的基层调研是他用“挤海绵”的精神挤时间完成的。
根据浙江省委办公厅向《瞭望》记者提供的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两个多月的工作日程表,他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基层调研时间占了他有效工作日的40%以上。
2003年5月,习近平在舟山群岛等地进行海洋经济调研,渡海登岛跑了3个海岛县、3个半岛县。船在海上开了4天,他就在颠簸的船上开会了解情况。
“这样的工作量,大到超乎想象。有时我们疑惑,是不是调研太多了?”费强说,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这就是他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敬业精神选择的一种特殊工作方式——用超常规、高强度的基层调研,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面情况,形成对浙江发展的总体思考与布局。
在这篇报道中,习近平介绍了自己的调研方法:“新时期,领导干部不调研不行,那种慢工出细活的调研也不行。我的体会是尽量多到基层去看,从一次看,可能时间短了些,但是积少成多,就会从量变到质变,就能把握住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看,总比不看要好;多看,比少看要好!”
面对面、心贴心,以鱼水深情解百姓最盼最急最忧最怨事。
变上访为下访,变听报告为直接调研,是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时常用的调研方式。
2003年7~8月间,浙江群众上访事件一度增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领导干部要到基层去接待群众来访,并率先到全省信访重点管理县——金华市浦江县下访。
他特地要求多家当地媒体提前7天发布省委书记下访公告,让“上访大县”群众把问题统统倒出来。结果下访当天,省市县三级党政主要领导和省直机关部门领导,分成14个接待小组接待了436批、667人次群众来访。
习近平直接接待了9批上访群众。接待场地设在当地一所中学。他与群众面对面,中间只摆一张书桌。在接待一位因工伤未获赔偿而上访的矿工时,他一边询问情况,一边接过递来的X光片高高举起,对着阳光仔细端详。
“那个画面,至今还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费强在《瞭望》的报道中记录下了习近平从浦江县回省城途中说的一段话:现在群众反映的许多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思想感情问题:没有和广大普通群众深厚的感情联系,就不可能体谅群众的疾苦,更不可能在调查研究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聚民智、强治理,以问计于民提升顶层设计精准度。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同时,调研成果能否有效转化为科学决策,考验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在习近平的建议下,2003年浙江省委召开了以加强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参加学习的领导同志结合各自分工形成了21个专题调研计划,并明确了落实时间表。这些专题调研,同时也是浙江省委和省政府确定的下一年重点工作安排。
浙江省委还制定了《关于调查研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意见》,明确将调查研究作为县以上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由此,习近平的“调研开局”促成了整个领导班子的“调研开路”。
习近平与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在调查研究和学习讨论中,逐渐在一系列事关浙江省社会和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问题上形成了统一的认识。就在《瞭望》刊发《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纪实》一文4个月后,指导浙江科学发展的蓝图“八八战略”诞生了。
顺势而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历史进程:成功举办三届进博会、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多次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容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布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向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时的对外开放丰富实践之间有着鲜明的联系。
国内、国际双定位,坚定不移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之路。
世界上的大多数巧合,都源自必然。
2000~2002年连续三年,读者都能在《瞭望》上看到习近平的署名文章或专访报道。耐人寻味的是,三篇稿件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投洽会。
2000年9月4日,一篇题为《发挥窗口作用 促进对外开放》的文章刊发于《瞭望》第36期,作者是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
时值第四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厦门经济特区开幕。投洽会的前身是1987年9月创办于厦门的“闽南三角区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当时习近平在厦门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投洽会被视为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把“金钥匙”,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外来资金问题,更打开了一扇中国和海外之间的沟通窗口。
习近平在文中表示,投洽会面临着两个十分有利的机遇:一是中国即将加入WTO,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两大机遇将进一步增强投洽会吸引力,使之发挥更加重要的桥梁作用。
在全国发展版图中找准定位,更放眼全球寻找契合点,宽视野、高站位的战略眼光,令这一诞生于东南一隅的区域性投资洽谈会三十余年来不断升级发展。2005年,投洽会更名为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为中国唯一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的国际投资促进活动。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下,投洽会如期召开,230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超8000亿元人民币,在传递中国“投资好声音”的同时,更为世界经济复苏提振信心。
求质量、促发展,在更加开放条件下办好中国自己的事。
2001年9月3日,《瞭望》再次刊发专访报道《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对外开放——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在这篇刊发于第五届投洽会开幕之际的文章中,习近平介绍福建未来对外开放战略措施时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把利用外资与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与发展开放型经济结合起来。”
“在习近平同志的思考中,对外开放不是短期行为,更不是为开放而开放。而是通过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来办好中国自己的事,始终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时任新华社福建分社常务副总编辑的王运才,曾连续三年作为《瞭望》记者就投洽会主题独家专访习近平。
多点支撑、强化联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02年10月14日,《瞭望》刊发专访报道《构建对外开放的战略通道——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文中,习近平由第六届投洽会成果,谈及福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具体思路——着力构建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三条战略通道。
这一旨在打通省内沿海与山区协作堵点、强化福建与全国其他区域经济联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水平的决策,从经济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福建发展,从全国市场经济发展大局来把握福建的定位,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来考虑生产力布局。这样的战略安排,意在通过内外联动、多点支撑,确保经济社会整体运行不受或少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能够连续三年就同一主题接受同一家媒体的独家专访,习近平对投洽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这次专访结束后不久,习近平离开了工作17年半的福建省。
“后来才得知,他把在福建最后一次接受中央媒体专访的机会,留给了《瞭望》。”王运才说。
全方位、高水平,回应全面对外开放时代命题。
半年后的2003年3月全国两会前夕,费强专访了已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为当年第10期《瞭望》采写了《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双轮驱动提速发展》一稿。
报道开篇直陈——习近平到浙江任职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加大浙江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蓬勃发展充满生机的浙江省再装上一个强大的“动力轮”。
在习近平看来,浙江的开放是对内、对外两个开放,是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具体地说,就是“北接上海、东引台资”。一方面,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主动接联上海。另一方面,抓住台资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做好引进台资这篇大文章。同时强调,引进外资不仅仅是引进一些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新的理念,引进品牌和市场营销网络。核心目标,是以“双轮驱动”实现浙江全省内外资企业的融合互动、共同发展。
《瞭望》记录的这些历史片段,见证着不同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走向与特点,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国情基础之上对于中国对外开放问题的独立思考。
谋一域以谋全局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一个全国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大格局完整显现。
透过《瞭望》的多篇报道,可以观察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浙工作期间
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尤其是注重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重点与一般、内部与外部等重大关系,体现出他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在全国“一盘棋”中找准定位,让地方与全国协调发展。
1993年4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接受《瞭望》专访。
当年第16期《瞭望》刊发了《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谈: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战略》。文中,习近平表示福州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建成以吸引外资为目标、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并明确了这一经济圈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
“在当时的中央媒体里,《瞭望》对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报道力度是最大的。”本文作者、时任《瞭望》评论编辑室主任董瑞生回忆,专访时能够感受到,习近平同志站位非常高,视野开阔,他敏锐地洞察到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台湾一水之隔的闽江口显现出“珠江三角洲之于港澳”一般的地理优势。习近平在文中提出,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分工和经济互补的角度,摒弃“小而全”的观念,确定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并决心把这一经济圈建成全省的商贸金融中心、闽台经贸交流的主要基地、闽浙赣三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这是在全国改革开放总体进程中来定位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发展。在他看来,加快闽江口地区开发建设,对福州、福建及至全国经济文化发展都会十分有利。
8年后,2001年2月26日,《瞭望》刊发了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署名文章《建设海峡西岸的繁荣带》,提出新世纪之初的第一个五年是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重要时期。
从最初的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到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再到海峡西岸繁荣带,立足于福建区位优势特点的区域发展规划一脉相承。
山海协作、海洋强省,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特色机制。
山与海,是最直观的地理风貌。然而很多时候,山与海也阻挡了人们走向富裕的脚步。
浙江省陆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新世纪之初人口4600万,人均只有0.45亩耕地。《瞭望》刊发的《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调研纪实》一文,记录了习近平在舟山调研时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共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些片段——
新世纪新阶段,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天地在哪里?在海上!浙江省有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4000多公里的岛岸线,有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这是浙江省的重要战略资源。要着手规划省内海域资源的开发,使海洋经济成为浙江省在新世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资源。
在精准把握当时浙江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和内在原因的基础上,习近平开创性提出实施“百亿帮扶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加大对山区、海岛、老区、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大工程通过政府联动、市场拉动、产业带动,逐渐探索形成了有浙江特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跳出区域看区域,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在习近平的视野中,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瞭望》2003年刊发的《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双轮驱动提速发展》曾有这样的判断——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国际大都市的突出地位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都是浙江省在今后20年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这一战略思路指导下,浙江提出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对上海“主动接轨、全面融入、发挥优势、实现并赢”。
在舟山群岛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对基层干部说,上海在大、小洋山港的建设,是中央的重要决策,不要将其与舟山的发展分割开来看待。洋山港的建设,也是舟山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快宁波港和舟山港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使其成为未来世界级港口群的重要一翼。
如今,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与大、小洋山港一起,为提升“长三角”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力作出重大贡献。“习近平同志的这种跳出区域看区域,主动接轨、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定位,是很难能可贵的。”费强表示。
无论是在地方任职,还是在中央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时代呼唤我们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以每个区域的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力量。
十个指头弹钢琴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这是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概括。
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方法论,也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翻阅《瞭望》刊发的多篇习近平同志署名文章或专访稿件不难发现,他善于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大势、作出决策。形象地说,就是擅长“十个指头弹钢琴”。这一特点,贯穿他在闽浙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2000年9月25日,《瞭望》刊发习近平独家专访。这篇题为《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谈: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报道指出,站在“九五”“十五”计划交汇点上,提升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在明确“支柱产业的支柱带动作用不够显著”这一困扰福建发展的最大痛点问题基础上,习近平畅谈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设想。细看可以发现,这一设想已不再是选定几个单一支柱产业,而是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确定四大品类的支柱产业,构筑多系统支撑,为产业结构调整全局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主导力量,极大带动其他产业优化升级。
而实际上,当时在福建省内对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存在争议的。长久以来,作为海防前线,受台海形势的影响,福建经济发展较慢。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对外开放和快速发展,福建社会各界迫切希望经济增速能够乘势而上、更快一步。
习近平在兼顾福建当下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上,以前瞻性思考坚定提出,必须加快结构调整。这是从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考虑福建的经济结构调整,立足于全国经济发展全局来把握福建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以避免传统产业在新世纪出现竞争力衰落,同时布局新兴产业以形成新的战略支撑点。
秉持这样的系统观念,
必须具有居安思危的辩证思维,更要有高度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担当。
习近平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谋划的特点,在他浙江工作期间体现得更加充分。2002年11月18日,党的十六大闭幕第四天,《瞭望》刊发了时任浙江省代省长习近平的署名文章《着力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微信 | 微博 | 抖音 | APP | ||||
|
|
|
|
|
珠宝国检 中国珠宝行业网 珠宝国检深圳实验室 珠宝国检北京实验室 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 NGTC国检教育 国检珠宝培训中心上海分校 珠宝国检集团培训中心广州 珠宝国检NGTC研究所
版权所有©国家珠宝玉石首饰检验集团有限公司京ICP备2024047581号-2